春秋左传第一阶段

春秋之始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而周幽王在其十一年被杀后(前771年)到隐公元年,中间的史料非常有限。比较可以确定的是,周平王迁都成周(洛阳)之后完全靠晋郑两国的扶持。平王二十五年(公元前741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继位,封叔成师与曲沃,称曲沃桓叔,晋国分裂为翼(晋都)与曲沃达六十七年直到曲沃武公灭翼后受封晋侯。所以周王室在晋国分裂之后更加仰仗郑国,而晋国也比较少出现在左传早期的记载上。

郑武公和郑庄公在平王时都是卿士,郑国在灭掉东虢和郐这两个小国后势力强大,为平王所忌,所以平王开始寻求西虢公的支持,“王贰于虢”,而周郑交质。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逝世,王孙林继位为周桓王,周郑交恶,周王室失去了在血缘上最亲近的郑国的支持。而到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立虢公为卿士,“夺郑夺郑伯政,郑伯不朝”,于是桓王集合陈,蔡,卫讨伐郑国,在𦈡葛大败,被射中肩膀,此战标志周室衰败,诸侯崛起不听天子之命,郑国由此取得小霸地位。

春秋初期,郑国的主要敌人是宋卫两国,而与齐鲁交好。宋国领土没有天然屏障,易攻难守,卫国实力太弱。齐国当时尚未攻打东边的小国,但有大国的实力与地位,国语称“齐庄,齐僖于是乎小伯”。鲁国有一定势力,能与宋齐抗衡。

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楚君(子爵)熊通自立为王(楚武王),春秋和左传认为楚君僭位不礼,仍称楚子,也了代表周室影响力的减弱。楚国早期的国都为丹阳,在河南南部。楚武王自立后南征汉水诸国,如随国(为汉阳诸侯之首)。武王之后,“文王熊赀里,始都郢”(史记·楚世家),灭河南南部的申息邓诸国,为将来北上中原争霸打下基础。

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郑国由于继承人的问题发生多年的内乱而中衰。至此齐鲁争霸成为焦点。鲁桓公夫人文姜与齐襄公通奸,齐襄公派公子彭生杀桓公(前694年)。鲁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鲁盟国纪国被齐国攻打,“纪侯大去其国”,此时中原地区齐国已是最强(春秋史,123)。而齐襄公被杀之后,齐国内乱,襄公庶弟公子小白在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回国即位,又打败了鲁国拥立的公子纠。至此可以标志春秋第一个阶段的结束。





模拟城市4心得

完了模拟城市4快有1周了,几天废寝忘食昏天黑地的玩下来,稍微有点心得,同时也意识到这个游戏在上手后的确容易沉迷,所以也在此告诫自己该要及时收手了。

之前玩过最类似的,就要数Zynga的Cityville,之前也写过一篇心得。不过模拟城市4不愧是经典城市模拟游戏,刚开始上手还有一定难度,熟悉各种操作和快捷键后就方便多了。最大的游戏快感应该是快进时看到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的成就感吧。

内置大地图里面几张面积稍大的玩下来,10万人口应该是一个基准,感觉如果常驻人口破十万还能正常发展的话,说明城市规划和经营都做得不错。城市可以用人体来做比喻:城市的干道好比人骨,起支架的作用,一旦长成就很难再修改;楼房好比肌肉,用骨头支撑,能够生长(房屋的升级);交通就像血液,顺畅的流通才能让城市活过来。所以前期的规划,交通的设计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城市后期的运作。


前面讲过,道路是骨头,一旦建成就很少再轻易修改,所以建设城市第一步就是先放道路,再放房子而不是拉房子让系统自动生成道路。在放置道路就要考虑道路的车流量承受能力,特别是如果这条道路是作为主干道的话。同时,主城区也要避免过于密集的十字路口。

模拟4的道路一般直线走向,所以城市会是网格状,像旧金山和纽约这种。网格状就可以分区块,就容易把把高污染的工业区迁出商业和住宅形成的主城区。而主城区的规划,设定好一头的分区后道路一直延续下去,城市或东西或南北走向格局,再提前放置同样走向的高速公路更佳。

主城区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会出现拥堵现象,影响通勤。因为网格状城区难免会有十字路口导致车速变乱,车流混乱。最好的解决办法在十字交叉处作单向环形路。

当广泛使用环形十字交叉口后,城市的规划就会出现一条全新思路,即用环形十字交叉口作为节点,将节点连接而成一个城市,以节点周边区域作为发展中心,而不再以网状区快作为中心。典型例子为日本东京和美国休斯顿。节点中心规划预先带有交通的考虑,即环状十字路预留公交站和地铁站的位置,可以保证将来十字路口周边人口的通勤。而区块中心规划,在后期规划地铁时会比较麻烦。两种规划方式各有利弊,区快中心能很快的发展出中心城区,但会面临交通堵塞,主城区没有多余空间发展的问题;而节点中心在前期会使得城市非常分散,建筑放置也会稍微随意,没有区块中心规划得那么严谨。


不管是区块中心也好,还是节点中心也好,当道路放置之后,同类建筑放置一起最终会出现不同区域。如果以区快中心作为主要规划方式,需要预留一个区快,最好是中心区快作为将来发展之用,这种区域规划方式是“非”字式。中心预留的区域,由于两边对称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放置消防局,警局,医院这种建筑,最大利用影响范围的优势。中心区块还可以在后期经营公园加强商务区。

而节点中心不能预留一个区块,只能预留节点跟节点之间的空间,所以只要预留对称中轴处的空间即可。


区域规划直接跟交通的拥堵情况有关,越挤的区域越堵。为了减少通勤时间,高拥挤的住宅区近边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地铁站和公交站来减少行人步行距离。节点中心由于公交站和地铁站是一站式的,如此一来,公交成了地铁的补充,将点到点升级到点到面运送。

前中期用单行道加高速保持流畅,当城区足够大,交通足够繁忙时再投资地铁,不要再人口不多的时候造地铁。

如果要造大都会区,除地铁规划之外,也要预留铁路,单轨的空间。


地图之间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是城区连城区,商业需求比工业大,而工业区连工业区则反之。所以规划都市圈是要考虑这点。都市圈第一个城市肯定要发展重工业。

关于地形,肯定是平原地形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所以开始城市前,如果可能整理平地。一种比较偷懒的就是直接删除再造一个新地图,调整周边地形后中央区是平地。

监狱,U博士最好能在第一个警局范围内;飞弹基地放在最独立的一个角落,毒化学厂同样。工业区保证消防的范围覆盖。工业区有铁路就有货运火车。

澎湖与台湾史略


宋代之前,关于澎湖岛的记载非常之少。从宋代开始,澎湖岛上就有来自福建泉州的移民。对于澎湖的从属,宋元明三代史书都有记载。

南宋赵汝适所撰之《诸蕃志》中记载到:“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元代《岛夷志略》:“(澎湖)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明史》记载:“晋江倚。。。东南滨海,有盐场。海中有彭湖屿。"

由于澎湖主要的汉族移民大多来自福建泉州,在宋元间,澎湖一直属于于福建泉州晋江县,中原王朝对于澎湖地区也保持着有效的控制。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任泉州知州时,”毗舍邪尝掠海滨居民“,于是在澎湖建房两百间并派遣军民屯戍。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蒙元世祖远征日本因风失败,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作为征日本之准备”。

澎湖巡检司的官职在明朝被继承,但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下令福建沿海“墟地徙民”,包括澎湖诸岛在内的海岛居民被迁入内陆地区,澎湖巡检司亦被废除。至此明朝失去了对澎湖的有效控制,澎湖成为了海盗流寇(包括倭寇)的居住所。顾亭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道:


彭湖一岛,在漳、泉远洋之外,邻界东番[即台湾],顺风乘潮自料罗开船,二昼夜始至。山形平衍东南约十五里,南北约二十里,周围小屿颇多。……明朝徙其民而虚[通「墟」]其地,自是尝为盗贼假息渊薮,倭奴往来停泊取水必经之要害。
澎湖岛先后在万历三十二年和天启二年被荷兰人占领,而后又被明朝水师驱逐,最终奔向台湾南部建立殖民地。而澎湖又在明代末期落入郑芝龙之手,其子郑成功攻克荷兰要塞之后,标志着澎湖的管辖权从福建转移到了台湾。中原王朝再次失去对澎湖的有效统治,直到清廷在台湾建府为止。

注意的是,澎湖诸岛的管辖并不代表对于台湾岛的管辖。因为在宋史元史中所记的与澎湖烟火相望的“流求国”是被明确地编入了外国传中。台湾岛在隋至元代被称为流求或琉求,在明代又被称为东藩,北港,大员,鸡笼山,直到明代末年才开始被称为台湾,而清代的琉球国则指今天的冲绳群岛,与明代之前所记载的流求国是两个不同地区的政权。

台湾岛上很早就有土著居民居住。宋史记载了两个在台湾岛的土著政权:流求国和毗舍耶国。其中的毗舍耶人与汉人“语言不通,商贩不及”,并且时常劫掠澎湖与福建沿海地区。而汉人直到荷兰殖民和明郑时期才开始有规模移民台湾。明史外国列传所记之鸡笼山,与琉球(今日本冲绳),吕宋(今菲律宾)同篇,可见明朝并没有把台湾岛纳入统治版图中。

台湾的外来政权始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期间西班牙也在基隆地区有过短暂殖民历史,直至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才第一次有了汉人政权。中原王朝真正对台湾的统治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而台湾土著政权大肚王国经过荷西殖民,明郑盘踞,清代府治,一直到雍正九年(1731年)才真正瓦解。

对比台湾岛与澎湖的历史,可以看出,尽管汉人定居澎湖的历史虽然很早,在明代便有了行政管辖,但明朝还是有长达275年的时间对于澎湖没有实际控制。而由于台湾一直有土著存在,直到施琅击败郑军水师前,中原地区并没有把台湾看作是王朝的一部分,而是当作化外蕃夷之地对待。而通过澎湖和台湾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原王朝是如何一步步取得这些地区的控制,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而非“自古以来”这种模糊不清的观念。